預見2021:《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隨著我國GDP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逐漸富裕起來,我國也開始更加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電子競技也開始變成一項體育運動,人們對電競的認知也開始從“不務正業”逐漸向“為國爭光”轉變。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期間,宅家生活方式為喜愛電競的人群帶來了充裕的空間時間使得我國電競用戶進一步擴散,根據企鵝調研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我國約有7%的用戶在疫情期間首次觀看電競比賽。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電子競技被寫入《“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到促進電子競技與游戲游藝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在“十四五”規劃的推動下,預計未來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將進入爆發式成長期。
目前國內電子競技行業主要企業有:騰訊游戲、完美世界、網易游戲、虎牙直播、斗魚直播,電子競技俱樂部有EDG俱樂部、IG俱樂部、RNG俱樂部、WE俱樂部等。
本文核心數據:電子競技行業上下游規模、競爭格局、發展趨勢等
電子競技行業概況
1、定義
電子競技是指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體育項目,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機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智力和體力的比拼。
電子競技在我國起步較晚,屬于特殊的體育競技類項目,所包含的游戲種類較多,從MOBA對戰類的英雄聯盟到益智類的俄羅斯方塊都屬于電子競技的范疇,前瞻根據相關規則將我國的電競行業分為比勝負的對戰類和比分數的休閑類。其中比勝負的對戰類游戲又分為FPS類、即時對戰類、運動類和卡牌對戰類;比分數的休閑類分為競速類、音樂類和益智類。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較為龐大
目前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產業鏈設計領域較多。電子競技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為內容授權,包括游戲研發商、游戲運營商等,代表企業主要有騰訊游戲、網易游戲、英雄互娛、完美世界等;
電子競技產業鏈中游主要為賽事執行和賽事內容制作,代表性賽事主要有KPL、LPL、PCL等,主要電子競技俱樂部有NEWBEE、eStar等,主要賽事主辦方有Imba、NEOTV等。
電子競技下游主要為內容傳播,代表性企業有虎牙直播、斗魚直播、企鵝電競、快手直播等。
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歷程:行業進入爆發階段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開始對電子競技的探索,在此階段美國動視暴雪和Valve公司發布的《星際爭霸》和《反恐精英》兩款游戲傳入我國,外加借著我國花聯網快速發展的東風,我國電子競技行業誕生。
2003年,電子競技被設為我國第99個體育項目,同年,中央電視臺創辦了《電子競技世界》欄目,使得我國電子競技開始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隨著2004年,原國家廣電總局頒布《關于禁止播出電腦網絡游戲類節目的通知》,電子競技遭遇了封殺的局面,隨后隨著2005年,李曉峰在新加坡獲得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魔獸世界的冠軍,再次激起了我國電競萬家的熱情,他們甚至開始思考和嘗試探索屬于中國的電子競技發展之路。
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同時,隨著《英雄聯盟》、《DOTA2》、《CS:GO》等游戲的風靡,我國電競萬家越來越多,在這一階段甚至出現了一批正規的、實力強勁的電子競技戰隊;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宣布設立中國電子競技國家隊。
2016年之后,隨著PC、移動設備技術的發展,我國電子競技進入爆發階段,國家開始鼓勵電子競技項目的發展,在部分高等教育學校出現了電競專業導致我國電子競技職業競技出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電子競技被寫入《“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到促進電子競技與游戲游藝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這意味著我國開始高度重視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未來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將迎來新的爆發式增長。
電子競技行業政策背景:“十四五”規劃開始重視電子競技的發展
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重視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在《電子競技賽事管理暫行規定》中,首次為電子競技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持和規范。隨后在《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多次針對電子競技的發展提出相應的要求。
2021年6月,在《“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再次針對電子競技做出了相應的規劃,提到促進電子競技與游戲游藝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
電子競技行業整體情況——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疫情之下反向增長
1、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和用戶不斷增長
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在疫情沖擊下反向增長,根據中音數協游戲工委和伽馬數據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行業不管是市場規模還是用戶規模來看都處于逐年增長趨勢。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實現1365.57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44.16%;用戶規模為4.88億人,較2019年增長0.43億人。
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在疫情沖擊之下反向增長原因主要在于疫情期間,我國實施全民宅家抗疫的政策,使得人們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進行娛樂活動,增加了電子競技的游戲時間。
2、移動電子競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我國移動設備和5G等關鍵技術的發展,我國移動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我國移動電子競技行業市場規模實現889.7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53.2%。同時,移動電競行業也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電競市場,主要原因在于移動設備玩游戲較為方便,吸引了大量用戶導致的,尤其是在2020年第一季度居家隔離期間,人們空閑時間增多,利用移動設備打電子競技和觀看電子競技賽事直播人數增多,我國移動電子競技市場規模不斷提升。
電子競技細分領域一:賽事執行
——疫情之下電子競技賽事如期舉行
相較于傳統體育競技賽事,電子競技的競技設備主要為電腦PC端和手機等移動設備,只要有網絡的支持,電子競技賽事基本可以在線上完成比賽,因此,在2020年傳統體育賽事遭到大規模延期和停賽造成巨大的損失時,電子競技賽事基本在線上如期舉行,基本未造成較大的損失。
——我國本土電子競技俱樂部崛起
隨著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我國本土電子競技戰隊開始崛起,像如:iG電子競技俱樂部、LGD電子競技俱樂部、皇族(RNG)電子競技俱樂部等都曾在國際比賽上獲得獎項。具體的中國主要電子競技俱樂部名單匯總如下:
——我國電子競技場館不斷完善
隨著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電子競技場館也在不斷完善。目前我國既有像如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這樣的復合型體育場館承接體育項目,聯盟電競的專業場館分布在全國各地。同時,總投資10億元的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地的三山電競夢工廠也在建設當中,未來,我國電子競技場館將會不斷完善。
電子競技細分領域二:內容承辦
——賽事主辦平臺日趨專業
目前,我國出現了一批諸如英雄體育、NEOTV、MARS等專業的電子賽事主辦平臺,這些專業的主辦平臺大多具有豐富的賽事服務經驗,能夠精準的、專業的針對電競賽事進行制作,使得我國電競行業舉辦更加專業化。
——衍生內容逐漸豐富
隨著我國對電子競技行業的重視,許多傳媒機構也開始關注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在影視行業制作也如《微微一笑很傾城》、《親愛的、熱愛的》等以電競為主調的影視劇;動漫領域也開始針對電競游戲進行改編,電競綜藝如《王者出擊》、《偶像陪練團》、《終極高手》等也較為火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出臺政策支持電競行業發展后,電競也從人們傳統意識中的“不務正業”轉為“為國爭光”的競技體育,在我國諸多高校例如南京傳媒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都設置了電競專業,促進我國電競專業化發展。
電子競技細分領域三:內容傳播
——電子競技直播領域快速發展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5G網絡等科技的發展,我國直播行業逐漸流行,電機競技也加入了網絡直播的大軍,從2015-2019年,我國電子競技直播行業快速發展,2019年我國電子競技直播市場規模達到208.1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50.9個百分點,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電競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直播行業市場規模約在300.3億元左右。
——電子競技直播平臺日趨豐富
我國電子競技直播平臺日趨豐富,目前最主要的電子競技直直播平臺既包括虎牙直播、斗魚直播、企鵝電競等專業電競直播平臺,也包括快手直播、Bilibili直播等多領域直播平臺。電競直播平臺的豐富加速了我國電競行業的傳播。
電子競技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格局:上海成為電競賽事舉辦最多的城市
電競賽事舉辦一般選擇經濟較為發達,場館較為先進以及受眾人口較多的城市。根據虎牙直播和體壇電競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電競城市發展指數》中提到,2019年魔都上海共舉辦電競賽事76次,是我國舉辦電競賽事最多的城市,上海舉辦電競賽事較多的原因在于上海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國內最包容、最具創造力的城市之一,對電競的接受程度較高,吸引了眾多電競活動選擇上海作為電競賽事舉辦地。
成都同樣是我國包容性較強的城市之一,2019年成都舉辦電競賽事13場排第二位;毗鄰上海的蘇州市2019年共舉辦電競賽事11場和重慶并列第三。
2、企業競爭:騰訊、網易、新浪等大廠進入電子競技行業
目前,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主要企業包括騰訊控股、網易、巨人網絡、英雄互娛(新浪旗下)暴雪軟件開發(BLIZZARD)等。其中,騰訊控股旗下的游戲品牌“騰訊游戲”所涉及的電子競技業務較為廣泛,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電競游戲都屬于騰訊旗下的電競游戲,而企鵝帶電競主要負責對電競賽事進行轉播;另一個電競行業巨頭網易主要負責NeXT賽事轉播。具體的中國游戲企業主要電競業務布局如下:
從企業的賽事舉辦來看,騰訊和網易的賽事舉辦場次較多,而巨人網絡、英雄互娛等企業主要以電子競技游戲開發為主。具體的2020年中國主要游戲企業舉辦電競賽事匯總如下:
電子競技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十四五”期間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將爆發式增長
2021年,電子競技行業被寫入“十四五”規劃,足以說明我國對電子競技行業的重視。未來,隨著國家對電子競技的宣傳會使得人們對電子競技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市場規模也會持續發展。前瞻根據往年數據以及未來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前景來看,2026年我國電競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達到10282億元左右。
——未來電子競技行業發展趨勢
目前,電子競技已經被寫入我國的“十四五”規劃,未來我國勢必會出臺更多的政策規范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因此,未來我國電子競技行業會朝著規范化趨勢發展。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電競人才較為稀缺,但是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高校設立相關專業,部分高等院校已經開設了電競專業,未來我國將會培養一部分專業化的電競人才,促使我國電子競技行業朝著職業化趨勢發展。此外,隨著我國電子競技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電子競技行業會逐漸與世界接軌,朝著國家化趨勢發展。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電子競技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電子競技行業未來...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