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中國及31省市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鋰電池負極材料在鋰電池中起儲存和釋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響鋰電池的首次效率、循環性能等,而動力電池是鋰電池下游的重要應用領域。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和“十四五”規劃,國家對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重點突破”到“突破”的變化。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要求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對此全國各省市也陸續提出了發展目標,本文將對國家層面、地方層面鋰電池負極材料政策的重點內容及發展目標進行深度解讀。
1、政策歷程圖
鋰電池負極材料在鋰電池中起儲存和釋放能量的作用,主要影響鋰電池的首次效率、循環性能等,國民經濟規劃對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下游動力電池應用領域。
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相關概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開始被提及,綱要明確:在動力電池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背景下,重點突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高低溫適應性等關鍵技術; 而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綱要明確: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從“重點突破”到“突破”可以看出,國家對動力電池的政策支持力度明顯減弱。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政策匯總
中國對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下游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應用領域和材料領域。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鋰電池材料技術進一步升級,中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導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化學儲能和電池材料技術的健康發展:
——國家層面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鋰電池負極材料政策主要集中在下游鋰電池的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應用領域。在儲能電池方面,根據GGII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鋰電池儲能裝機累計規模為2.9GW,根據《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到2025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新型儲能裝機規?;緷M足新型電力系統相應需求。
在動力電池方面,負極材料的選擇與電池的能量密度直接相關,根據《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 2020年,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超過300瓦時/公斤;到2025年,新體系動力電池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單體比能量達500瓦時/公斤。
3、各省市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重點省市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政策匯總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下游動力電池領域,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2021-2035年我國將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提出了動力電池材料和技術突破的相關目標。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下游儲能電池領域,根據《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我國將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對此,上海、北京、浙江、福建、甘肅等省份也提出了電化學儲能相關目標。
——重點省市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從儲能電池的地方層面來看,2020-2021年,我國已有不少省份出臺了新能源配儲相關發展目標,規劃年限在3-10年間。
“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省份也提出了動力鋰電池行業的發展目標。其中,北京、江蘇、江西、湖北、甘肅、青海和海南等省市均提出了動力電池回收的相關目標,上海、浙江、天津、廣西、江西等省市提出了動力電池材料和技術突破的相關目標,福建省則提出到2022年全省動力電池產能超過150GWh,規模居全球第一。下圖為各省市“十四五”期間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目標: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鋰電...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