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種子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種子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隆平高科(000998.SZ)、登海種業(002041.SZ)、豐樂種業(000713.SZ)、萬向德農(300462.SZ)、荃銀高科(300087.SZ)、蘇墾農發(601952.SH)等
本文核心數據:種子行業市場規模、應用情況、企業市場份額、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1、定義
種子行業是以作物種子為對象,以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良商品化種子為目的,以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和管理技術為手段,集種子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和管理于一體的行業整體。種子行業位于農業產業鏈最頂端,是農業的核心資料。
按照種子結構、傳播方式和農作物屬性三種方式,可將種子分成不同類產品。其中,按農作物屬性進行細分,種子產品種類分為糧食作物種子、經濟作物種子、工業原料種子、飼料作物種子和藥材作物種子等。
2、產業鏈剖析:主要種類包括大田種子、蔬菜瓜果種子、花卉種子等
種子行業上游為種子研發、育種采摘環節,中游為制種、銷售環節,主要種類包括大田(水稻等)種子、蔬菜瓜果種子、花卉種子等。下游應用領域包括種植業、林業等。
種子行業上游種子研發機構包括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育種采摘環節涉及企業包括隆平高科、豐樂種業、荃銀高科、蘇墾農發等,中游種子生產企業主要包括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豐樂種業、萬向德農、荃銀高科、蘇墾農發等。下游種植業企業主要包括亞盛集團、蘇墾農發、宏輝果蔬等,林業企業包括福建金森、平潭發展等。
行業發展歷程:處在深化改革階段
我國種業發展歷程可劃分為4個階段,分別是“四自一輔”階段、四化一供”階段、種子產業化階段以及種業現代化階段。以2000年《種子法》實施為標志,我國種業進入市場化階段,計劃經濟色彩逐漸淡化,看不見的市場之手逐步發揮主要作用。種業現代化階段,行業主體逐步轉變為育繁推一體化制種企業,商業化育種體系起步。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
國務院、農業農村部、發改委等部門頒布的種子行業政策主要內容包括:1)加強種業科技創新,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推進科研育種基地建設;2)加快推進生物育種研發應用,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3)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做大做強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成系統完整、科學高效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4)對農作物品種進行審定,對種子企業的育種材料及相關育種基地開展轉基因成分檢測,嚴防非法轉基因育種??偨Y來看,種子行業以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做大做強相關企業為發展目標。
行業發展現狀
1、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65億元
2011年我國種業進入深化改革階段,我國種子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呈增長態勢。以出廠價格計算的我國種業市場銷售額由2014年的482億元增長至2020年55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3%。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65億元。
2、種子種植結構:冬小麥繁種收貨面積較大
根據《2020-2021年全國重要農作物種子產供需形勢分析》,2021年,全國雜交玉米制種面積272萬畝;全國雜交水稻制種面積158萬畝;常規稻繁種201萬畝;冬小麥繁種收獲面積1073萬畝;棉花繁種面積176萬畝;馬鈴薯繁種面積275萬畝;大豆繁種面積331萬畝;雜交冬油菜制種收獲面積11.27萬畝;常規冬油菜繁種收獲面積3.05萬畝。
3、種子市場供需情況:產量上升,需求較為平穩
受供給側改革,種植成本提升,種植面積縮減等原因影響,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玉米、稻谷、麥子)種子產量明顯減產,據統計,2020與2021年,我國糧食作物種子產量分別達59.74億公斤以及62.63億公斤。
2019-2022年,我國水稻、玉米種子需求較為平穩。預計2022年,我國水稻、玉米、冬小麥、春小麥種子需求量分別達2.35億公斤、11.5億公斤、33-35億公斤與1.34億公斤。
從庫存水平看,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種子市場供應較為充足。2016-2020年,雜交玉米庫存水平出現連年下降趨勢。2020年,全國雜交玉米種子庫存量下降至5.5億公斤,處于歷史低位。2016年起,雜交水稻種子庫存量逐年堆積,2019年庫存量為15年來歷史最高點。2020年起,系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的大幅回調,我國雜交水稻庫存下降明顯。2021年,我國雜交玉米與雜交水稻種子庫存分別達4.77億公斤與0.84億公斤。
4、種子價格走勢情況:種子價格呈平穩態勢
從價格上來看,根據全國農技中心《2020-2021年全國重要農作物種子產供需形勢分析》,2016-2021年,種子價格呈平穩態勢。2021年,雜交玉米種子價格與水稻種子價格分別達56.1元/公斤與26.01元/公斤。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于新疆、安徽、廣東等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種子行業代表性企業分布范圍較廣,包括新疆、安徽、廣東、北京、湖南、黑龍江、甘肅等。
2、企業競爭:隆平高科、登海種業、敦煌種業、荃銀高科在業務與毛利率方面均名列前茅
目前,中國種子行業企業中,結合種業業務營收規模以及毛利率來看,隆平高科、登海種業、荃銀高科在業務與毛利率方面均名列前茅,屬于行業第一梯隊;墾豐種業、萬向德農、錦棉種業等企業在業務營收或毛利率方面排名前列,屬于行業第二梯隊;其他企業屬于行業第三梯隊。
根據Kynetec數據,2020年我國種業市場規模達552億元,結合各公司業務營收來看,2020年,隆平高科、墾豐種業、蘇墾農發、荃銀高科、鮮美種苗市場份額分別達5%、2.4%、2.4%、2.1%以及1.9%。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預計預計育種創新與良種繁育為發展方向,新品種培育朝綠色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技術方面,預計育種創新與良種繁育為發展方向:在育種創新方面,將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商業化育種體系;在良種繁育方面,將打造國家農作物、畜禽和水產良種生產基地全面提升良種化水平。
此外,隨著我國相關政策的推出和審定通道的開放,我國轉基因種子商業化推廣有望加速,預計未來1-2年內將出現轉基因品種的推廣為種業發展帶來極大的變革。
品種發展方面,2019年以來,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對黃淮海及北方玉米主產區的玉米構成減產風險,預計我國對抗病抗蟲性狀的制種需求將顯著提升,新品種培育朝綠色化、優質化方向發展。
企業競爭方面,我國種業企業競爭格局總體呈“大而不強”的局面,集中度低。未來研發能力強,品種資源豐富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而品種同質化、結構單一的企業將隨著經營風險的加大和利潤空間變薄逐步被淘汰出局。
2、預計至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達792億元
我國種子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種業龍頭在全球市場逐漸占有一席之地。在國家政策的支持、技術持續突破下,我國種子行業市場空間可期。
根據Kynetec預計,到2025年,中國種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32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5.8%,在全球市場占比將提升至21.37%。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未來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生物育種、消費升級拉動高端蔬菜種子需求快速增長等。初步統計,至2027年,中國種子行業市場規模達792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種子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內容:種子行業研究范圍、行業發展背景、行業特性;世界種業發展狀況以及經驗借鑒、世界種業競爭格局變化趨勢;國內種子行業市場競爭狀況,外國種業公司在華布局...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