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儲能電池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分享到:
20 李佩娟 ? 2022-09-29 15:00:4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16159G0

儲能電池產業主要上市公司:天能股份(688819);陽光能源(0757.HK);科陸電子(002121);海博思創(300525);猛獅科技(002684);南都電源(300068);國軒高科(002074);智光電氣(002169);國電南瑞(600406);派能科技(688063);中天科技(600522);中恒電氣(002364);平高電氣(600312);許繼電氣(000400);長園集團(600525);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億緯鋰能(300014);欣旺達(300207);百利科技(603959);贛鋒鋰業(002460)。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中國儲能電池裝機規模;中國儲能電池市場規模;儲能電池價格

產業概況

1、定義:電化學儲能依靠儲能電池實現

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超導磁儲能、電池儲能等,其中,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應用較為廣泛。通過電化學儲能技術,電能以化學能的形式存儲下來,并適時反饋回電力網絡。

從技術路徑來看,電化學儲能的實現靠儲能電池實現,儲能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主要以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鉛蓄電池和鈉基電池等儲能技術為主。其中,鋰離子電池在現有電化學儲能裝機中占比90%,主要分為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等。

圖表1:儲能技術分類

2、產業鏈剖析:下游的應用場景主要為電力系統儲能

儲能電池產業鏈可分為上游原材料及設備、中游儲能系統及集成、下游電力系統儲能應用。儲能電池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以及結構件等;上游的集成系統設備主要包括涂布機、攪拌機等。產業鏈中游主要為儲能系統的集成與制造,對于一個完整的儲能系統,一般包括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BMS)、能量管理系統(EMS)以及儲能變流器(PCS)四大組成部分。產業鏈下游的應用場景主要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的電力系統儲能。

圖表2:儲能電池產業鏈

從產業鏈全景來看,在上游領域,電芯原材料代表企業有德方納米。貴州安達、貝特瑞、天賜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質等公司;電池生產設備商有杭可科技、先導智能、北方華創、贏合科技等企業。

在產業鏈中游,電池組制造的代表企業有寧德時代、比亞迪、?;履茉?、國軒高科等;電池管理系統制造代表企業有科工電子、高特電子、高泰昊能等;儲能變流器制造代表企業有陽先電源、科華恒盛、南瑞繼保等;能量管理系統制造代表企業有派能科技、國電南瑞、中天科技、平高電氣等;儲能系統集成代表企業有庫博能源、猛獅科技、南都電源、電氣國軒等;儲能系統安裝代表企業有永福股份、特變電工、正泰電器、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等。

產業鏈下游系統應用代表企業主要有國家能源、國投電力、中國華能、中核集團等。

圖表3:中國儲能電池產業鏈全景圖

產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鐵鋰成勢時期

我國儲能電池市場大致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一是技術驗證階段(2000-2010年),主要是開展基礎研發和技術驗證示范;二是示范應用階段(2011-2015年),通過示范項目開展,儲能技術性能快速提升、應用模式不斷清晰,應用價值被廣泛認可;三是商業化初期(2016-2020年),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場機制逐漸理順、多領域融合滲透,儲能裝機規??焖僭黾?、商業模式逐漸建立;四是產業規?;l展階段(2021-2025年),儲能項目廣泛應用、技術水平快速提升、標準體系日趨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儲能成為能源領域經濟新增長點。

圖表4:中國儲能電池產業化發展歷程

上游供給情況:上游材料產量呈增長態勢

儲能電池上游主要為電池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以及結構件等,由于全球各領域鋰電池需求大幅增長,高工鋰電調研數據顯示,2017-2021年,我國儲能電池上游材料產量及出貨量均呈上升態勢。2022上半年,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77萬噸,同比增長62%;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達到55萬噸,同比增長56%,TrendForce預計2022年國內負極材料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15萬噸;電解液市場32萬噸,同比增長60%,TrendForce預計2022年國內電解液全年銷量有望超80萬噸;鋰電隔膜出貨量54億平米,同比增長超55%。

圖表5:2017-2022年中國鋰電池上游材料出貨量情況(單位:萬噸,億平方米,%)

下游發展情況:下游發電側需求大幅提升

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場景廣泛,可分為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三大場景。 其中,發電側包括電力調峰、可再生能源并網等;輸配電側主要用于緩解電網阻塞、延緩輸配電設備擴容升級、輔助狀態運行和系統調頻等;用電側主要用于電力自發自用、峰谷價差套利、容量費用管理和提升供電可靠性等。

2018-2021年,我國儲能電池行業裝機數量占比在發電側領域提升較快,2021年占比達到45%,同比上升1.8個百分點;電網側的裝機數量占比為51%;用戶側的裝機數量占比從2018年的26.7%下降至2021年的4%。

圖表6:2018-2021年中國儲能電池下游應用場景裝機結構(單位:%)

產業發展現狀

1、供給:出貨量持續上升,新增儲能項目占全球三分之一

按照儲能項目投運分布來看,中國、美國和歐洲占據2021年全球儲能市場的主導地位,三者合計占全球新增投運總規模的86%。其中,中國的新增投運項目占比最大,占總規模的33%。

在新能源汽車不斷推廣以及電池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電化學儲能發展迅速。目前,電化學儲能主要以鋰電池為主,市場份額約為90%。2018-2020年國內儲能市場處于示范應用期,此階段電力儲能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中,受到中國“新基建”的推動,以及海外需求市場的刺激,儲能鋰電行業進入起步期,示范應用項目加快建設。2017-2021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逐年增長,2021年達到42.3GWh,占全球出貨量的63.8%。隨著政策對新型儲能支持力度加大、電力市場商業化機制建立、儲能商業模式清晰、鋰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儲能電池出貨量將持續上升。

圖表7:2017-2022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及占全球比重(單位:GWh,%)

2、需求:2020年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GW

儲能電池下游應用主要包括電力系統儲能,近年來,電化學儲能快速發展,2018年是中國電化學儲能發展史的分水嶺,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功率規模高達682.9MW,同比增長500%。2021年,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為1844.6MW。202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功率達到5113.8MW,增速較2020年略有降低,但仍然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長。2022年上半年并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總個數為51個,裝機總規模為391.697MW/919.353MWh。

圖表8:2013-2022年中國電化學儲能市場累計及新增裝機規模(單位:MWh)

近幾年來,全球儲能產業快速發展,儲能系統日益增長的經濟效益電池市場的增長。根據目前我國儲能電池均價及出貨量測算,2017-2021年,我國儲能電池產值規模逐年攀升,初步核算2021年為279億元,同比增長約50%。隨著需求的增長,儲能系統電池技術進一步優化,其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效率進一步提高,未來行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圖表9:2017-2021年中國儲能電池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3、價格:成本下降,價格下探

在各類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電池儲能在循環次數、能量密度、響應速度等方面均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此前高昂的成本制約了其在儲能領域的大規模應用。近年來,隨著產能規模的持續擴張,全球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快速下降。根據BloombergNEF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平均價格已降至137美元/kWh,較2013年下降近80%,2021年價格為132美元/kWh,初步核算2022上半年為130美元/kWh。

中國是全球鋰電池行業規模最大、成本下降最快的國家。在技術創新、規模經濟、價格競爭和制造經驗等因素的協同作用下,我國儲能電池隨著成本的下降,價格也在不斷下探,目前,我國儲能電池均價大致在1-2元/Wh區間。根據派能科技數據顯示,其儲能電池系統單價從2017年的2.03元/Wh下降至2021年的1.4元/Wh;根據其年報數據測算,2022上半年年單價約為1.38元/Wh。

圖表10:2017-2022年全球鋰離子電池成本及代表性企業單價(單位:美元/kWh,元/Wh)

注:2021年和2022H1為前瞻結合多家機構披露歷年數據綜合測算所得。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前十省市的新增電化學儲能規模合計占比近九成

從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儲能電池產業代表性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等省份,其中廣東省的代表性企業數量相對較多。

從我國儲能電池行業產業鏈企業區域分布來看,儲能電池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地區,截至2022年9月企業數量達1136家,占全國20%的比例;其次是江蘇地區,企業數量達872家,占全國15%;同時安徽、浙江、湖南等省份企業分布較多。從儲能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廣東、浙江、北京、山東、河南、福建、河南等地代表性企業較多,同時上海也擁有較多代表性企業,如中化國際、璞泰來、派能科技等。

圖表11:截至2022年9月中國儲能電池產業區域競爭格局(單位:%)

2、企業競爭:市場集中度高,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處于第一梯隊

儲能電池行業依據企業的注冊資本劃分,可分為3個競爭梯隊。其中,注冊資本大于20億元的企業有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天科技等;注冊資本在10-2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國軒高科、科陸電子、欣旺達、億緯鋰能等;注冊資本在10億元以下的企業有:派能科技、陽光電源、南都電源等。

圖表12: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競爭梯隊(按注冊資本)

儲能電池行業依據企業的產量劃分,2021年寧德時代依然位列第一,市場占比約28%;比亞迪和億緯鋰能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市場占比分別為20%、6%;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儲能電池廠商還包括國軒高科、鵬輝電源、瑞浦能源、派能科技、南都電源、中天儲能、遠景能源。

圖表13:2021年中國儲能電池企業市場份額占比(按產量)(單位:%)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產品將朝著大容量、大型化、易回收和數字化等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大容量、大型化、易回收和數字化將成為儲能電池主要的發展方向。在大容量方面,同等規模下儲能器件的大容量可以減少單體電池使用數量,降低單體電池一致均衡的難度,從而降低電池發生熱失控乃至起火的概率;在大型化方面,大型化是配置靈活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發揮主導的作用的必經之路;在易回收方面,研制易回收的儲能電池體系,使回收收益具備吸引力是未來發展大方向;在數字化方面,儲能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信息既可以向上為電網調度及監控提供重要支撐,也可以向下為核心部件的狀態診斷、性能提升提供數據參考。

圖表14:中國儲能電池行業產品發展趨勢分析

2、儲能電池將成為拉動我國儲能行業的主要細分市場

隨著鋰離子電池成本也在快速下降,預計到2030年其裝機成本將不斷下降。由于鋰離子電池成本下降速度超過預期,使其在多個主要能源市場成為天然氣發電廠的有力競爭對手,預計電化學儲能將成為中國儲能裝機容量的核心增長動力。在此背景下,預計未來儲能電池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未來幾年出貨量有望超過60GWh,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成為拉動我國儲能行業的主要細分市場。

圖表15:2022-2027年中國儲能電池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2022-2027年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2-2027年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儲能電池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儲能電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儲能電池行業未來...

查看詳情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專業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升級轉型、產業園區規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作者 李佩娟
資深產業研究員、分析師
8319184
關注
1123
文章
247

研究員周關注榜

  • 吳小燕
    755681吳小燕
    能源 / 環境 / 自助服務
  • 張維佳
    657163張維佳
    能源、金融、物流
  • 李佩娟
    643214李佩娟
    醫藥 / 醫療器械 / 流通領域
  • 何佳
    560846何佳
    新能源 / 制造
  • 時佳
    493527時佳
  • 朱茜
    457934朱茜
    醫藥 / 醫療 / 大健康
企查貓(企業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
91绿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