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上海建工(600170);中國建筑(601668);遠大住工(02163.HK);筑友智造(00726.HK);杭蕭鋼構(600477)等
本文核心數據:裝配式建筑面積;結構類型分布;PC預制構件產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GB/T 51231-2016》,裝配式建筑是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的主要部分是采用預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按主要結構材料可分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裝配式房屋主要分為三大開發模式: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制輕量鋼結構、預制集裝箱房屋。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覆蓋廣
裝配式建筑所處的產業鏈上游主要是水泥、鋼鐵等原材料的供應商,以及裝配式建筑所需的相關設備供應商,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供應商包括金隅集團、海螺水泥等。在中游領域,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公司等參與主體主要負責裝配式建筑的整體規劃、深化設計,中國建筑科技集團、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在該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預制構件研發企業有中建鋼構、北新建材等;預制構件生產加工企業有遠大住工、精工鋼構、杭蕭鋼構、筑友智造等;建筑施工方面,裝配式建筑施工企業數量眾多,以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在此領域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裝配式建筑行業下游主要是裝配式建筑的管理、運行與維護,參與主體主要是各大物業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物業公司包括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綠城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和保利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新階段
我國裝配式建筑已經發展了近70年,從手工作業到機械化生產、從借鑒到自我創新,有過高潮也經歷過低谷。20世紀50年代,我國借鑒前蘇聯和東歐各國的經驗在國內推行裝配式建筑,國內工業建設熱情高漲,以混凝土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得到快速發展。到了80年代,由于抗震性能差,防水、隔音等問題的出現,裝配式建筑發展進入低谷期。進入21世紀,在“環保趨嚴+勞動力緊缺”背景下,裝配式建筑迎來發展新契機。2013年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加之裝配式技術發展日趨成熟,形成了如裝配式框架結構、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等多種形式的建筑技術,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新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
制造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中央層面持續出臺相關政策推進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2016年是中國裝配式建筑開局之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多層面、多角度地發展裝配式建筑行業。近年來,在節能環保的大環境下,由于裝配式建筑具有縮短現場建造時間、減少材料浪費、減少人工作業和現場濕法作業,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行業發展現狀
1、裝配式建筑面積及占比逐年增長
我國建筑業當前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以現澆建造方式為主的傳統產業,傳統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產品已不能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建筑產品的美好需求。為此,我國需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隨著各地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規模不斷壯大。據住建部數據統計,2016-2021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增長,2021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達7.4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18%,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24.5%,裝配式建筑呈現了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
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為裝配式建筑主要類型
從裝配式建筑項目類型結構看,2021年,新開工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4.9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13.95%,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67.7%;裝配式鋼結構建筑2.1億平方米,較2020年增長10.53%,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28.8%。其中,裝配式鋼結構住宅項目15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裝配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建筑得到快速推廣,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3、中國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數量多
隨著政策驅動和市場內生動力的增強,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發展迅速。根據住建部《2020年度全國裝配式建筑發展通報》數據,截至2020年,全國共創建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328個,占比27%;省級產業基地908個,占比73%。
注:截至2022年9月,住建部尚未公布最新數據,上表采用2020年數據。
4、重點推進地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快速增長
根據住建部劃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為裝配式建筑重點推進地區,常住人口超過300萬的其他城市為積極推進地區,其余城市為鼓勵推進地區。從2017-2019年的統計情況上來看,重點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增長,裝配式建筑在東部發達地區繼續引領全國的發展,同時,其他一些省市也逐漸呈規?;l展局面。
2021年,重點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為38570萬平方米,占全國的比例為52.1%;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為35460萬平方米,占比47.9%。重點推進地區、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較2020年均有所提高,呈現齊頭并進、繼續快速增長態勢。
5、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需求持續釋放
根據《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平均造價約為2284元/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平均造價約為2776元/平方米,根據國家住建部發布歷年兩種類型兩種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進而測算出近幾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初步估算,2021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市場規?;蜻_到17021億元,其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市場規模約為11192億元,裝配式鋼結構市場規模約為5830億元。
注:市場規模根據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每平方米平均造價測算得出。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產能最高區域為湖南和江蘇
我國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產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蘇、山東、江西等地,其中湖南省的產能占比最高,且主要是PC結構產能。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最大的PC構件制造商和PC設備生產商——遠大住工總部位于湖南長沙,為湖南省發展裝配式PC建筑提供了便利條件。根據中建部發布數據,2020年湖南省裝配式混凝結構產能占比19.8%,江蘇11.5%,排名第二;山東9.6%,排名第三。
注:截至2022年9月,住建部尚未公布最新數據,上表采用2020年數據分析,下同。
鋼結構方面,中國裝配式鋼結構產能則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其中江蘇省的鋼結構產能占比約為1/5,位居首位;安徽、山東、浙江分別位列第二、三、四名,產能占比依次為9.8%、8.6%、6.0%。
2、企業競爭:央企國企占據行業主要地位
目前來看,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競爭分兩個梯隊:第一梯隊是以中建集團為代表的的國家隊,既包括大中型央企,也包括地方各級國企;第二梯隊是以萬科、三一、遠大以及杭蕭等為代表的的民營企業。
2022年6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發布了全國重點PC預制構件企業產量數據,上海建工以62.37萬立方米的產量排名第一,前十名PC預制構件合計產量達到333.14萬立方米。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203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
2022年1月,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提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重點任務,預計到203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其具體目標如下:
——項目管理一體化及核心技術升級為行業主要發展趨勢
由于傳統的市場觀念會促使很多使用者認為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得不到保障,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持續進行相關的宣傳和引導,此外,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使整個施工生產變成了一種相對的管理要求較高的生產模式,對設計、生產、施工提出了一體化要求,同時對工程管理監督也提出了一體化的要求,對工程管理監督單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戰,而建立新型裝配式建筑生產管理一體化體系,必須以核心技術的升級—科研創新為依托。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裝配式建筑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裝配式建筑行...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