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軸承制造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及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萬向錢潮(000559);五洲新春(603667);襄陽股份(000678);龍溪股份(600592);蘇軸股份(430418)等
本文核心數據:軸承產量;市場規模;行業經營效益;毛利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軸承是在支承軸的部件,用來引導軸的旋轉運動并承受由軸傳遞給機架的載荷,是機械工業使用廣泛、要求嚴格的配套件和基礎件,是各種機械的旋轉軸或可承元件,也是依靠滾動體的滾動實現對主機旋轉的支承元件,被人們稱為機械的關節。
根據結構和運動方式的不同,軸承產品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滾動軸承主要分為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滑動軸承主要分為關節軸承和自潤滑軸承。
2、產業鏈剖析:應用領域廣泛
軸承制造是我國體量較大的高端裝備零部件市場,從產業鏈環節來看,軸承制造產業的上游產業鏈包括原材料、設備供應商等。軸承制造材料分鋼材、金屬材料等。下游應用與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家電和電機行業、風電行業等相關聯。整體來看,軸承制造產業上下游所涉及的領域范圍非常廣泛。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市場化競爭階段
中國軸承行業主要歷經四個階段:1949-1997年的市場雛形階段,隨著中國經濟在此階段的不斷發展,中國自1958年起陸續建立超50家大中型軸承廠;1978-2015年的行業快速發展階段,中國軸承行業的出口規模逐漸提升,軸承于2015年被列入五大工業工程項目之一;2016年至今的市場化競爭階段,軸承行業集中度提升。
行業政策背景:大力扶持風電領域及高端、高精密軸承產品
軸承作為重要的機械通用零部件,近些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各項產業政策,引導軸承行業發往精密化、高端化發展,推動軸承在軌道交通、航空、基建等各方面的應用,鼓勵軸承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軸承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行業發展現狀
1、2021年軸承產量達到近年來峰值
2015-2016年,我國軸承行業產量基本保持不變,為190億套。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國外需求量下降,但由于國內下游行業回暖,我國軸承產量小幅上升,實現產量為198億套,同比增加1.02%。
2021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穩定恢復,軸承工業整體生產經營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水平。2021年我國軸承產量大幅上升,實現產量233億套,增速達到17.68%,為近年來峰值。
2、市場規模波動上升
2015-2021,我國軸承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20年,國內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工業建設,工程機械、通用機械、機床等設備產銷量實現突破,軸承行業也相對景氣。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軸承行業市場規模為1955億元,同比增長10.45%。2021年,軸承行業市場規??焖僭鲩L至2278億元,同比增長16.52%,增速達到近年來最高值。
注:市場規模以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公布的軸承工業營業收入為統計口徑。
3、行業經營效益逐步回升
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共有125家規模以上的軸承制造企業,125家規模以上的軸承制造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74.08億元,同比增長19.87%;實現軸承業務收入833.8億元,同比增加19.85%。
在利潤總額方面,125家企業全年實現利潤總額85.59億元,同比增加34.46%,按可比企業口徑,2021年的119家企業(即2019年所統計的相同企業)利潤總額(83.41億元)比2019年同期(47.16億元)增長76.87%。在虧損面方面,125家企業虧損面為10.4%,虧損企業數較2020年同期下降18.75%,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41億元,同比下降75.65%。
4、不同產品毛利率水平差異較大
2015-2021年,五家代表性軸承制造企業的毛利率波動變化,2021年,除五洲新春及蘇州股份外,其余三家代表性企業的毛利率均有所上升,其中,龍溪股份的軸承產品毛利率達到39.99%,而襄陽股份的軸承產品毛利率僅為13.54%,說明不同軸承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差異較大。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五大產業集聚區主要位于沿海地區
從地域分布來看,目前我國軸承行業有五大集聚區,分別為瓦房店軸承產業集聚區(主要為大型和特大型軸承生產),聊城軸承產業集聚區(主要為軸承保持架,鋼球和通用軸承),蘇錫常軸承產業集聚區(主要為小型和中型軸承),洛陽軸承產業集聚區(主要為中型、大型和特大型軸承),浙東軸承產業集聚區(主要為中小型軸承,微型軸承及軸承配件)。此外,中國軸承制造行業代表性上市企業同樣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等地。
2、企業競爭:高端市場被跨國集團占據,人本股份常年占據第一
中國軸承行業高端市場主要由八大跨國軸承集團公司占有,包括瑞典企業SKF、德國企業Schaeffler(INA+FAG)、日本企業NSK、NTN、Minebea、NACHI、JTKET、美國企業TIMKET;而軸承行業中低端市場主要由中國大型領先企業如人本股份有限公司、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瓜分市場。
根據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公布的軸承制造企業軸承營業收入排名,2018-2021年人本股份連續3年位居榜首,2021年中國軸承制造企業軸承營業收入排名前十大企業有人本股份有限公司、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共計完成營業收入額達到637.22億元。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2025年中國軸承制造行業主營收突破2583億元
《全國軸承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目標主營業收入達到2237億-2583億元,年均遞增3%-6%。完成8種高端軸承標志性產品攻關,完成國家科技部每年下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制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等重大專項項目等。
——自主化進程加快,高端產品市場潛力增大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我國軸承產品自主化及國產化替代進程將隨之加快。此外,隨著航天工程、汽車工業、精密數控機床等工業的發展,對作為機械基礎件的軸承產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高精度、高轉速、高可靠性的高檔軸承和特種軸承的市場需求將大幅增加。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軸承制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軸承制造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軸承制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軸承制造行業未來...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