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智慧園區發展分析 智慧園區中臺賦能園區升級發展
新機遇·新使命助力園區智慧化升級改造
政策出臺助力園區智慧化發展:近年來,為推動我國智慧園區健康有序發展,國家各有關部門、各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和戰略部署,優化發展環境,支持園區智慧化升級改造。
一是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關于印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抓住三網融合和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建設智慧園區?!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需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二是地方層面積極推進: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地方層面政策積極出臺。目前各地積極開展相關布局,《上海市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十四五”規劃》《浙江省推進數字化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山東省智慧園區規劃與建設指南(試行)》《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數字園區建設實施細則》等紛紛發布。從園區智慧化、數字化建設到智能化配套、到全場景化的數字運營,提出了新的發展規劃及重點發展舉措。
新基建新技術倒逼園區智慧化升級:新基建是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我國穩投資、擴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是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要素積累的核心基礎。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本身具備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的特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進園區智慧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不可缺少的基礎支撐;同時智慧園區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落腳點,是新基建的重要投資方向之一。當前,國內許多園區在已有信息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優先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其列入整體戰略規劃。
新技術搭建園區智慧化轉型基礎:隨著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快速發展和擴散,園區智慧化建設搭上了技術革命的順風車,智慧園區以互聯網為基礎,融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技術、數字孿生及三維建模等技術,依托5G技術克服信息傳遞,缺乏數據流通的問題;依托云原生及低代碼技術搭建園區智慧化中臺,助力園區不同的端、不同的技術和不同的業務真正做到通用化、組件化以及一體化,實現園區數字與信息的互聯互通。
傳統園區信息化痛點突出,亟需智慧化改造:雖然經過20多年的發展,但是智慧園區內各子系統之間卻存在著嚴重的信息孤島化,信息傳遞不暢,缺少大平臺統一管理,無法擺脫對人力的依賴,管理、運營等各子系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存在低效、孤立、非智能化三大弊端。
同時,傳統產業園區缺乏系統性規劃,基于單點功能的建設導致系統孤立、管理粗放且服務不足等問題,使得產業園區有限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生產生活需求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因此對傳統產業園區的智慧化升級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國家及各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新基建、新技術的推進以及傳統園區智慧化改造需求的倒逼,智慧園區的發展迎來新機遇。同時,智慧城市、數字經濟及綠色低碳等的發展,也使得我國園區智慧化發展迎來新的使命。
多企業布局中臺業務,發展園區數字化內核
園區中臺實現各主體/板塊共融共通:后疫情時代,企業上云進程加快,云原生、低代碼、容器微服務等中臺技術的發展為企業云服務生態化發展提供支撐,《2021年中國企業云服務生態白皮書》研究得出,中臺是構建企業云服務生態化的重要手段和最佳路徑。而園區作為企業集聚發展的核心單元,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園區智慧化升級應依托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基礎技術,搭建園區中臺智慧化發展內容,基于云原生及低代碼技術打造可持續演進的智慧園區。
智慧園區依托基礎設施和智慧中臺,為智慧園區服務主體提供智慧化運營管理服務內容,因此,在智慧園區各產業鏈環節中,智慧中臺是園區數字化內核,構建了園區“物聯、數字、生態”的數字底座。目前智慧園區領域代表性的智慧中臺產品有華為的沃土數字平臺、飛企互聯的凌云中臺、英飛拓的園羚中臺、明源云的天際開放平臺等。其中智慧園區系統集成商華為沃土數字平臺是以云為基礎,通過優化整合新ICT技術,融合數據,使能客戶實現業務協同與敏捷創新,打造數字世界的底座,是使能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參考架構。沃土數字平臺既可以是平臺的平臺,也可以做中臺的支撐。
智慧園區運營管理服務商飛企互聯于2020年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的凌云中臺,為智慧園區行業首個專屬中臺產品,該中臺是基于云原生技術架構打造的可持續演進的智慧園區“物聯、數字、生態”服務共享的數字基座平臺,包括技術中臺、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物聯中臺四大子平臺,獲得“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華為云鯤鵬(ENABLED)技術認證”等多項權威認證,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飛企互聯凌云中臺獲市場認可,落地項目居首位
智慧中臺市場應用方面,根據“天眼查”、“企查查”、“企查貓”等渠道,對2020-2022年11月3日的智慧中臺項目不完全統計,全國智慧園區中臺建設項目共有135個,其中,已落地項目70個,占比51.85%,智慧園區中臺項目建設得以推廣。在建項目42個,占比31.11%,智慧園區中臺項目認可度不斷提升,是當前園區智慧化升級改造的重要依托領域。另有已中標或落實簽約項目合計23個。
注:①2020-2022年全國智慧園區中臺項目建設情況,時間統計截至至2022年11月3日。②通過國家官方備案企業征信機構“天眼查”、“企查查”、“企查貓”查找園區中臺的軟件著作權企業產品登記信息及園區中臺中標信息,結合公開披露資料對智慧園區中臺項目進行統計,望知悉!
其中,飛企互聯自2020年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發布的凌云中臺以來,開啟了園區依托中臺實現園區智慧化改造、升級的目標。據統計,飛企互聯依托智慧園區凌云中臺,提供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技術中臺及物聯中臺多中臺服務,2020-2022年智慧園區中臺建設項目共有47個,所占全國智慧園區中臺建設項目市場比率為34.81%,居于領先地位。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園區發展白皮書(2022)》,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新基建的深入應用,“智慧園區”建設已成為國家園區發展的新趨勢,城市規劃和社會發展的新焦點。...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