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鋁業(601600)、中國黃金(600489)、南山鋁業(600219)、江西銅業(600362)、銅陵有色(000630)、紫金礦業(601899)、洛陽鉬業(603993)、興業礦業(00042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前十有色金屬產量;中國主要有色金屬基礎儲量;中國有色金屬采掘業企業數量;中國陰極銅、電解鋁產量排名前三公司及產品產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有色金屬是指除了鐵、鉻、錳之外的所有金屬,依據有色金屬自身屬性以及其下游用途,可以劃分為有色輕金屬、有色重金屬、貴金屬、稀有輕金屬、稀有難熔金屬、稀有分散金屬、稀有稀土金屬、準金屬以及稀有放射性金屬。
2、產業鏈剖析:產品類型多,產業鏈多樣化
有色金屬行業是細分產品最多的一個行業,各細分行業產品產業鏈之間差別較大。依據有色金屬從礦物勘察階段到下游應用階段的共性特點,有色金屬產業鏈主要可分為礦物開采、礦物冶煉加工以及加工品應用三個環節,這也是有色金屬行業上中下游的三個階段。
從產業鏈條來看,有色金屬上游主要覆蓋礦山勘察、礦山開采以及礦山運營三大步驟,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初期,該環節由央企主導,隨著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民企力量涌入。截至目前,中礦資源、中色股份等央企仍然是我國資源勘察與礦山開采領域中的重要角色。有色金屬中游主要為礦物冶煉及礦物產品加工環節,該環節中大部分企業也直接參與上游環節布局,目前產業鏈中上游一體化發展已較為完善。有色金屬下游涉及行業眾多,主要為汽車、家電、建材、機械制造、3C電子等。目前,汽車是有色金屬行業的一大重要應用領域,多家有色金屬中游加工企業的主要產品直接對標汽車用金屬材料。
行業發展歷程:傳統業務多維度升級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至今已實現了從貧弱到富有的全面突破,針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國也出臺多項政策針對性解決。目前,有色金屬行業的傳統業務已經發展至成熟期,單一的采礦、冶煉以及加工模式帶給企業的利潤相較技術含量較高的新材料而言,上限較低,因此近年來,多數不滿足于現狀的有色金屬企業已開始布局新材料、稀土磁材領域,而業務板塊未有改變的企業也積極探索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道路,為有色金屬行業賦予新的發展方向。
從發展歷程來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有色金屬行業進入修復期,1953年起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進入大規模發展建設階段。為勘探、利用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成立,并制定了“優先發展鋁、積極發展鋅、有條件的發展銅…”的發展方針。2009年,國務院與工信部發現鋁產能存在過剩問題,開始介入管理,并引導企業環保生產。2012年起,國家出臺政策開始嚴控電解鋁產能,要求部分地區淘汰落后電解鋁產能并不得新增。2022年《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出,行業綠色化發展要求得以進一步細化。同時,近年來國內新材料產業持續發展,多家有色金屬企業積極研發技術密度較大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相比之前單一的采礦、冶煉及加工為主的有色金屬行業,新材料賦予行業更多發展空間與發展動能。2023年,多數公司表示正在布局智能化升級轉型,智慧礦山、智能生產的概念已在多家公司的規劃中出現。
行業政策背景:嚴控產能,綠色智能
當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一大痛點為氧化鋁過剩。針對這一問題,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控制電解鋁產能,包括督促淘汰落后產能、嚴禁新增產能等。隨著電解鋁產能得到有效控制,國家開始引導有色金屬行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以智能化、綠色化為驅動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有色金屬產量穩定增長
近十年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量逐年穩定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前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6774.3萬噸,同比增長4.59%。其中,氧化鋁產量8186.2萬噸,同比增長5.6%;銅材產量2286.5萬噸,同比增長5.7%。2022年,中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2增加5.2%,增幅相比全活工業增加值增幅高1.4個百分點。
從細分產品的全球市場來看,我國是氧化鋁第一大生產國。根據國際鋁業協會,2022年全球氧化鋁產量達1.39億噸,我國氧化鋁產量占全球氧化鋁產量58.9%。
我國鋁土礦與菱鎂礦儲量較多。根據國家統計局,我國已探明基礎儲量的礦山中,鋁土礦與菱鎂礦儲量較多。截至2021年,我國鋁土礦基礎儲量為7.1億噸、菱鎂礦基礎儲量為5.8億噸。其他基礎儲量相對較多的有色金屬礦產和儲量分別為銅3494.8萬噸、鉛2040.8萬噸、鋅4422.9萬噸。
2、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企業數量逐年減少
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企業數量逐年減少。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我國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企業數量為1204個,2012年我國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企業數量為2122個,期間減少了918個,占該細分行業原有企業總數的43.3%。由于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具有高度資源依賴性,隨著區域礦山閉坑以及行業龍頭企業不斷擴張,行業企業數量減少是必然趨勢。
3、過去一年銅價格波動較大
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我國主要金屬中銅價格波動較大,2022年7月跌至5.2萬元/噸,為近一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鋁、鋅、鉛價格相對穩定。
注:該圖標數據更新至2023年2月16日
行業競爭格局
1、 區域競爭格局:云南地區有色金屬企業數量最多
依托自然資源的地理位置優勢,中國有色金屬企業分布多聚集在河南省、廣西省。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3年2月,含有“礦業”詞條和業務范圍、“采礦行業-有色金屬”欄目篩選下,云南有色金屬企業數量達1980家、廣西有色金屬企業數量達1006家。其次,新疆、內蒙古、湖南、四川也有較多的有色金屬企業。企業分布基本與我國各類礦產資源區域分布相似。
注:該圖表數據僅為企查查上“礦業”詞條和業務范圍下、“采礦行業-有色金屬”欄目篩選下的統計數據
2、 企業競爭格局:行業龍頭遙遙領先
有色金屬行業的競爭力主要由資源占有量決定,礦山布局較多、客戶分布更廣的企業將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以我國有色金屬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細分行業銅、鋁為例,從陰極銅產量來看,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江西銅業、銅陵有色、云南銅業,陰極銅產量分別為170萬噸、160萬噸、62萬噸;從電解鋁產量,來看,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中國鋁業、天山鋁業、南山鋁業,電解鋁產量分別為386萬噸、115萬噸、84萬噸。
注:該圖表數據更新至2022年中報
注:該數據更新至2021年年報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 行業發展前景:有色金屬新材料持續發展,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有色金屬傳統采掘、冶煉業務已發展至成熟期,每年已有穩定的礦產產出。結合當前全球發展趨勢以及國家規劃,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方向逐漸由單一的采掘、冶煉加工、銷售模式向新材料生產方向靠攏,同時,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也在積極探索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新道路。近年來,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均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向新材料方向進行發展創新、支持企業進行智能化、綠色化升級。
2、市場規模預測:2028年中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8637萬噸
根據我國前十有色金屬產量及我國主要有色金屬基礎儲量,前瞻預期未來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將持續穩定上行,其中,銅、鋁兩大有色金屬產量也將逐年上升。根據預測,2028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為8637萬噸,CAGR5=4.06%;我國銅材產量為3604萬噸,CAGR5=5.00%;我國氧化鋁產量為11373萬噸,CAGR5=5.64%。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鏈咨詢、技術咨詢、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的分...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