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天壇生物(600161);華蘭生物(002007);上海萊士(002252);博輝生物(300318)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歷程;政策背景;單采血漿站;血漿采集量;市場規模;區域競爭;企業競爭;發展趨勢
行業概況
1、定義
血液制品主要是以健康人血漿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種凝血因子等。在醫療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血液制品有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血液制品是從血漿成分中占血漿比重7%的蛋白質分離提純而成的物質,其成分主要包括:白蛋白(60%)、免疫球蛋白(15%)、凝血因子(<1%)、其他蛋白成分(24%)。
2、相似概念辨析
抗病毒血清的主要成分是血清,血液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血漿,血清與血漿這兩個概念經常會混淆,但具體來講,抗病毒血清與血液制品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3、產業鏈剖析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漿,來源于獻漿員。由血漿到產品這個過程在生產企業內部完成,產品經過批簽發后,直接銷往醫院,最終由醫院提供給患者。
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產業鏈上游包括血漿站與血站,中游指的是血液制品,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類與免疫球蛋白,下游包括醫療機構與第三方實驗室等。
血液制品行業產業鏈中上游參與者主要為血液制品生產企業,代表企業有上海萊士、華蘭生物等;血液制品產業鏈下游主要為各地醫院與第三方實驗室。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發展逐漸規范有序
我國血液制品生產始于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超過60年的歷史,開始時生產廠家僅二至三家。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為響應國家血液制品發展以及疾病治療的需要,開始采用血漿蛋白鹽析法并逐步過渡到低溫乙醇法的分離工藝,分離技術也由離心法過渡到壓濾法。80年代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高額的利潤吸引了許多并不具備基本條件的單位加入到血液制品的生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隱患突出。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地方血站、各大軍區下屬血站及一些科研機構單位也開始生產血液制品,生產廠家總數高達七十家左右。
隨著國家衛生部明令淘汰凍干人血漿的生產和禁止鹽析法工藝的使用,大部分小型生產廠家被淘汰。1996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條例》,標志著我國對血液制品管理進入規范化軌道,至1997年底,國家對血液制品行業率先實行GMP認證制度,只有通過GMP認證的企業才能生產經營血液制品。到2004年國家加大對漿站的整治力度,一系列行業監管政策陸續出臺,行業發展逐漸規范有序。
行業政策背景:加強醫藥市場管理是關鍵
血液制品是醫療急救及戰傷搶救必不可少且較為貴重的藥品,輸入不合格的制品會引起艾滋病等各類疾病,會給人民健康帶來極大的損害。因此,國家陸續出臺各項規范類政策,對血液制品行業進行規范指導,為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較為嚴格的環境。
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單采血漿站整體呈增長態勢
血液制品行業是一個資源高度稀缺型行業,血液制品的供給主要會受到其上游血漿站設立數量的多少的影響,由圖表可知,2017-2021年我國單采血漿站整體呈增長態勢,2020年達到273個,同比增長率僅為1.47%,2021年達到292個,增長率為6.51%。
2、單采血漿站血漿采集量整體呈現增長狀態
2017-2021年,中國單采血漿站血漿采集量整體呈現增長的狀態,2017年為6552萬噸,2021年為9455萬噸,年均增長率為9.6%。
3、血液制品行業主要企業銷量呈增長狀態
2017-2021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主要企業銷量整體呈現上升的趨勢,2021年,天壇生物銷量為1247.5萬瓶,華蘭生物銷量為1029萬瓶,上海萊士銷量為1247.2萬瓶,博雅生物銷量為296萬瓶,衛光生物銷量為440萬瓶,派林生物銷量為694萬瓶,博暉創新銷量為134萬瓶。
4、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
由于中檢院自2021年4月起不再公布任何醫藥產品的批簽發量,本次市場規模的測算由往年血液制品的批簽發量除以批簽發數,計算出平均每批簽發的量,再與2021的批簽發數相乘。
由圖表可知,2017-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呈不斷上升趨勢,于2021年達到413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0.53%。
注:此處行業均價為零售端均價。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廣東分布較集中
從中國血液制品產業主要企業所在區域來看,廣東省分布的企業最多,有單采血漿站企業寶萊特與健帆生物,也有血液制品企業派林生物與衛光生物。
2、企業競爭:華蘭生物、上海萊士為龍頭企業
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龍頭企業分別是華蘭生物、上海萊士與天壇生物。2021年,華蘭生物市場份額為10.7%,上海萊士市場份額為10.4%,天壇生物市場份額為10%。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未來醫療體系對血液制品的報銷范圍將會增大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改善,消費能力大大增強,隨之醫療條件和社會保障體系將不斷完善,我國居民對血液制品等高檔醫療藥品的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是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的基本政策標準和重要保障措施?;踞t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國家分別于2000年、2004年、2009年調整發布了三版藥品目錄。2017年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新版目錄擴大了基本醫療保險用藥保障范圍,有利于減輕參保人員目錄外藥品費用負擔,也將對臨床用藥技術進步產生推動作用。大幅增加了血液制品的社保覆蓋范圍,對促進血液制品的臨床推廣和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大有裨益。
目前上市銷售的血液制品幾乎全部列入醫保覆蓋范圍。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將有助于消費者提高對價格相對較高的血液制品的消費能力。多類病患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癥患者、血友病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血液制品,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醫療體系對血液制品的報銷比例將直接影響血液制品的消費量。我國醫療體系對血液制品消費報銷范圍的擴大將為相關產品的銷售提供有力支持,該種效應將在未來逐步得到體現。
2、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80億元
隨著中國血液制品行業下游需求的持續釋放,血液制品批簽發數將呈現增長態勢,基于血液制品行業存在供不應求的狀況,產品均價也會在一定范圍內升高,由于價格管控,均價增長不會太大。
按照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規模由每年血液制品的批簽發數乘以平均每批簽發量再乘以血液制品行業均價進行測算,預計到2027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8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鏈咨詢、技術咨詢、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血液制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血液制品行業未來...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