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3:《2023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分享到:
20 樊芝媛 ? 2023-05-07 11:00:13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3874G0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恒生電子(600470.SH);神州信息(000555.SZ);宇信科技(300674.SZ);信雅達(600571.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歷程;金融科技市場競爭格局;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行業概況

1、金融科技定義

金融科技可以簡單理解成為金融+科技,但其并不是兩者的簡單組合,而是指通過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創新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

圖表1:金融科技的界定

2、金融科技分類

根據我國金融科技產業主體的發展特點,從“新金融”和“新技術”兩個不同角度,可將金融科技產業分為兩大主要類型:

圖表2:金融科技產業主要類型分析

國外行業發展概況

1、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歷程

金融科技在全球領域的發展可以看做是新興科技、金融企業對傳統銀行體系的一次變革,區塊鏈、云計算、智能科技等產業的發展使得傳統的金融服務和手段面臨了來自新技術的沖擊,而銀行在金融科技的發展期間也不斷的適應并融合了新興技術,使金融科技能夠更好地在全球范圍內為消費者提供不斷完善的服務,目前來看,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圖表3:全球金融科技產業發展歷程

2、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概況

從全球主要地區對于金融科技產業的政策環境可以看出,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主要的政策引導方向是以監管、規范類為主,各國針對金融領域的新興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應用在隱私安全、支付安全等領域做出了明確的限制條例,這也是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對于金融科技的發展討論最激烈的方面。

圖表4:全球主要地區金融科技相關政策

3、全球金融科技行業業務模式

根據BIS的相關報告,金融科技可以分為支付結算、存貸款與資本籌集、投資管理和市場設施四類,其中前三類業務具有較為明顯的金融屬性,最后一類是金融中后臺設施。

具體來看,技術市場設施通常包括客戶身份認證、多維數據歸集處理等可以跨行業通用的基礎技術支持,也包括分布式賬戶、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基礎設施,此類業務多屬于金融機構的業務外包范疇,同樣與產業數字金融的服務創新密切相關。

圖表5:金融科技業務模式分類

4、全球金融科技市場規模分析

根據Statista網站公布的數據來看,全球金融科技產業收入規模近5年來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全球范圍內金融科技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滲透率不斷擴大,金融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產業投融資規??傮w上漲,金融科技在東亞區域的增長規模持續上漲。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462億美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8%。據初步統計,2022年全球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突破1600億美元。

圖表6:2017-2022年全球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體量分析(單位:億美元)

注:全球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測算口徑按照行業部署主要涵蓋云端服務、金融服務技術支持(包括轉賬、個人理財、保險、貸款、財富管理)等。

中國行業發展歷程

從科技在金融行業應用的深度和變革影響來看,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總共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金融電子化階段,著重于IT技術的后臺應用。第二階段為互聯網金融階段,聚焦于前端服務渠道的互聯網化。第三階段為金融科技階段,強調業務前、中、后臺的全流程科技應用變革。

圖表7: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行業發展政策背景

當前國家層面的金融科技行業政策主要以鼓勵類為主,國家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海洋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培育智能光伏示范企業、優先發放補貼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措施,均是對發展金融科技提供有力的保障。

圖表8:截至2023年3月金融科技行業主要政策概覽

中國行業產業鏈分析

中國金融科技領域上游由數據信息、核心硬件和軟件集成等行業結構組成,提供包括業務數據、設備信息、智能硬件芯片以及操作系統等產品為金融科技產業的運行提供基礎的運行環境;金融科技中游主要由傳統的金融領域如銀行、保險等和新興金融業態如互聯網金融領域以及相關科技公司組成。

在下游的應用場景和主要應用對象中,傳統的金融主體在融合了金融科技技術后對主要的金融業務應用場景做出了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使得行業運行更加高效。

圖表9:金融科技產業鏈

中國行業發展現狀:供給需求有待回升

1、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參與者數量呈上升態勢

根據企查貓數據,通過在企業名,品牌/產品,經營范圍,企業簡介四個方面篩選關鍵詞“金融科技”,并選定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截至2023年3月9日,我國金融科技產業主體數量規模約為3.3萬家,其中注冊主體最熱的年份為2015年,新增企業數量達到4826家。

圖表10:2000-2023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主體數量規模(單位:家,萬家)

注:查詢日期截至2023年3月9日。

2、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市場規模呈上升態勢

從中國金融科技發展來看,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時間較短,存在較大的市場缺口。伴隨著疫情帶來的線上發展機遇,大部分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公司紛紛借著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資產數字化的關鍵時期進入金融科技產業,為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注入新活力。根據賽迪顧問《金融科技發展白皮書》數據,2016-2020年,我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增速保持在10%左右。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423億元左右。

圖表11:2016-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及變動情況(單位:億元,%)

中國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行業企業競爭格局

從我國金融科技產業企業競爭集群來看,財付通、匯付天下等企業入局時間較早,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京東科技、興業數金、壹賬通等企業在中期進入金融科技產業,集中在金融科技布局,競爭力較強。交銀金科、建信金科等企業雖然入局時間較晚,但主營業務均專注于金融科技產業,預計未來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圖表12:中國金融科技產業企業戰略集群狀況

注:上圖選用各公司2022年上半年數據

2、區域競爭格局分析

從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的區域集中度來看,根據畢馬威發布《2021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榜單》,大部分企業集中分布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五大優先發展的城市群中,位于長三角、粵港澳及京津冀城市群的企業占比超過91%。北京、上海、深圳仍是上榜企業的主要集聚城市,三個城市企業占比共計75%,說明我國金融科技產業企業分布較為集中,行業發展密集。

圖表13:2021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區域市場集中度分析(單位:%)

中國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結合我國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隨著金融科技涉及領域的逐步拓寬,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將有更多金融機構因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而獲得更為普惠的金融服務。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預計未來我國金融科技產業將保持近幾年的復合增速(17%)左右的繼續增長,到2028年,我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39萬億元。

圖表14:2023-2028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前景預測(單位: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鏈咨詢、技術咨詢、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2023-2028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3-2028年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金融科技產業未來...

查看詳情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1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專業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升級轉型、產業園區規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作者 樊芝媛
產業研究員、分析師
2030257
關注
289
文章
25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
91绿帽